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市区驱车刚入坪地,路边一块大石上的四个字——“低碳坪地”映入眼帘,这似乎宣示着龙岗区坪地街道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态度和决心。再驱车十余分钟,记者近日来到了零碳公园。午后的阳光穿入树林,光影投射在公园入口处的夯土墙上。不远处风车随风转动,将水渠的水抽至夯土墙的顶部再跌落至水渠。光影摇曳间,如入绿色仙境。
作为深圳首个以低碳科普为主题的体验型公园,零碳公园去年开始运营,集生态游览、康体健身、碳汇科普、互动体验于一体 ,凭借特色化的低碳设计、优美的自然环境,一经开放就火速成为网红打卡胜地。深圳华城国际低碳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设计负责人康立立告诉记者,目前公园已基本实现零碳。
深圳首个低碳科普主题公园
作为深圳首个低碳主题公园,零碳公园的景观设计可以说是别具匠心。设计者认为,作为一个山体公园,零碳公园的生态条件具有先天优势,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发掘和利用山体本身的优势,经过多轮踏勘与研究、总结,最终将山体公园整合为光电之丘、土石之丘、水风之谷、林木之丘四大主题分区,真正做到场地资源最大化和特色化。
康立立介绍,零碳公园以低介入、低影响为前提,从多维度、全生命周期实现低碳理念,最大程度地不破坏公园的原有生态结构和生物栖息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如多功能草坪,其原始状态是一大片荒废的菜地。设计者利用菜地打造活动多功能草坪,市民可以在草坪上露营、奔跑、踢球等,并且可以举办小型音乐会、市集等活动。再如,荔林广场的荔枝树为原状保留,因为它们代表着深圳的城市特色、承载着场地的岁月痕迹。设计者在荔枝林下布置长条方桌和凳子,供市民朋友休憩。此外,林下的石子地面则可以保证下雨时雨水可以初步被过滤的同时快速下渗,汇于地下水中,增加地下水位,而石子地面又不影响林下空间的正常使用。
整体而言,零碳公园坚持六大低碳设计策略:保留、修复与利用,低碳植物设计,回收材料利用,低碳能源利用,海绵城市设计,低碳科普运营;让山体的建设更加低碳,让低碳深入人心,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康立立表示,通过这一系列低碳措施,公园每年可为城市吸收碳排放3675吨,真正实现低碳甚至负碳。
作为零碳公园,其建设过程本身也很注重低碳。康立立介绍,回收和利用现状场地木桩、临时施工道路路面的混凝土、废弃高压塔等材料,作为零碳公园的特色景观,同时减少新的材料在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延长回收材料的生命周期,在建设过程中一共可减少碳排放约103吨。
光伏组件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7吨
除了山体景观设计体现出来的低碳理念,零碳公园还因地巧妙地布置了诸多绿色低碳设施,如:太阳能光伏、非动力互动装置、多功能智慧集成灯杆等,全面践行绿色低碳的宗旨。
记者现场看到,公园多处布置了太阳能光伏。在标志性建筑零碳生活馆,太阳能光伏的运用最为出彩。其建筑空间形态汲取传统岭南建筑的被动式设计原理,状如斗笠的太阳能屋顶盘旋而上。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产生的能源,供给零碳生活馆的日常能耗,可实现用电自给自足。另外,在首层的通高中庭顶部,是一个直径约15米的玻璃穹顶,利用自然采光同时可减少一部分室内照明的能耗。不仅如此,山上观景平台顶棚、太阳能停车棚均铺设了太阳能光伏板。据介绍,零碳公园光伏组件总有效面积约800平方米,每年预期产生电量约11.5万度,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7吨。
和一些儿童游乐场所多采用声光电游乐设施不同,零碳公园多处采用无动力互动装置,如水石森林小水渠旁边的无动力水车、水枪等。这些装置是在没有动力的基础上设置的一系列儿童设施,不仅低碳环保,还增加儿童与水、大自然的互动,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与活力。
不仅低碳,而且智慧。零碳公园沿路的多功能智慧集成灯杆,将智能照明、视频监控、广播、LED显示屏、WIFI热点等功能集成一体,让公园实现智慧化。
漫步零碳公园中,随处可见对于零碳的极致追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通过这一路径,实现的是多赢局面。康立立告诉记者,这些零碳设计,不仅让游客获得更舒心的游玩体验,还大大减少了公园的运营成本和维护压力。
(本文有水印图,由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刘娥拍摄;无水印图,由受访者提供)
审读:喻方华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兽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